在日常生活中,父母對孩子的教導,經常會有不滿和指責。家長們在孩子學習新事物的時候,是不是經常忘記孩子的成熟度和經驗還不夠? 然後就心急地希望孩子一學就會,還得做得完美無缺?
幾天前,我在朋友家看到了這樣的一幕:朋友7歲的女兒小艾正在學習洗碗。
“你哪裡是在洗碗,根本就是在玩水嘛!”媽媽心急地把水龍頭擰緊,“事情沒做好, 還這麼浪費! 你看看你,洗什麼嘛!洗了老半天,碗還這麼臟, 全部重新洗過! ” “我不洗了啦!”小艾生氣地大哭著。“
7歲的小艾第一次開始學做家務,她的本意是想幫媽媽的忙,顯示自己的能力,當然也想得到媽媽的表揚。而媽媽的苛求與指責,卻挫敗了孩子學習做家務的積極性;同時也在傳遞著讓孩子沮喪、受挫的信息。如此做的結果,可能使孩子以後再也沒興趣去嘗試做家務,再也不積極主動地去嘗試新的事物,長此以往,甚至可能造就孩子自卑的人格。
反之,如果媽媽先肯定她主動幫媽媽做家務的良好動機,再耐心細緻地教她方法,即使她一時做不好也積極鼓勵;她從中就不僅學到了做家務的本領,也在家中得到了歸屬感,培養了她對家庭的責任心。以後她就會更積極主動地為家庭出力,鍛煉出許多的能力,也培養了主動、積極、樂觀、自信、負責、堅定等優秀的個人品質。
孩子的學習過程可以是有趣和富有成效的,以下是5個建議,幫助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新事物:
是的, 不要太過心急, 允許嘗試過程的失敗, 一點點進步也是親子值得享受珍惜的寶貴經驗。